預盈54億!創新讓保利協鑫嘗到甜頭
在一年兩次成功配售後,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“創新”+“科技”的“雙碳”賽道上一枝獨秀,2021年業績預喜。
1月24日,保利協鑫發佈業績預增公告,公司預計2021年度光伏材料業務實現分部淨利潤約54億元;其他非光伏材料業務預計虧損將較2020年減少50%以上。綜合計算,保利協鑫預計2021年度淨利潤約為50億元,較2020年實現大幅上漲。
保利協鑫在公告中表示,2021年,光伏材料業務領域,雖遭遇原材料價格、能源成本大幅波動、生產性能源階段性短缺等不利因素,但在全球能源清潔化革命和“雙碳”目標背景下,光伏行業需求持續大幅增長,光伏材料價量齊升,並將維持持續景氣。
2021年度內,保利協鑫顆粒矽產出占到了公司矽料總產量的18%(不包含开云app官网的聯營公司的矽料產量),顆粒矽利潤優勢已初步顯現,在原材料工業矽及矽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,顆粒矽毛利率高於棒狀矽毛利率15個百分點以上。
一位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,“2021年因為觸碰能耗‘雙控’紅線,江蘇限電停產力度空前,因此保利協鑫下半年生產受到影響。此外,保利協鑫生產主要依靠自備電廠供電,而去年煤炭價格的大幅波動導致用能成本大幅上升,這些都是其他主要矽料企業沒有遇到的問題。”
該分析師稱,“保利協鑫扛住了電價波動與限電停產的壓力,實現業績大漲,除了行業景氣度空前,顆粒矽產量提升以及其低本高效的優勢也是重要原因。”
據介紹,顆粒矽是保利協鑫的“黑科技”產品之一,具備高技術含量與多項專利壁壘。經測算,顆粒矽綜合電耗僅為15度/千克,與公司傳統工藝製備棒狀矽相比,降低70%以上,綜合成本優勢更為突出。此外,相對於棒狀矽,顆粒矽更具創新、科技、低碳等特質,投資成本更低,碳排放優勢明顯,市場潛力巨大。目前公司已在徐州、樂山以及包頭分別模組化複製兩個10萬噸、一個30萬噸矽料生產基地,在東西北三區域形成“三足鼎立”之勢。
根據公告,2021年保利協鑫顆粒矽產能由1萬噸迅速提升至3萬噸,其中2萬噸已實現滿負荷生產,剩餘產能預計2月可全部達產。顆粒矽投運專案成本、品質標準、技術參數等均達到或超出預計水準。
保利協鑫相關人員告訴記者,顆粒矽是建設“科技協鑫”的重要抓手。2022年公司在徐州、樂山以及包頭的顆粒矽十萬噸級以上產能將陸續釋放,顆粒矽占公司矽料總產量的比例將大幅攀升,這意味著公司產品的技術、成本和利潤優勢將越發明顯,“科技協鑫、數字協鑫、綠色協鑫”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得以印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