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克強:推進大型風光基地建設、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

http://tc-forum.org/tc/about/newdetail/5349.html

2023-03-10    来源:光伏資訊

2022年3月5日(星期六)上午9時,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,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。
報告指出,過去一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鞏固藍天、碧水、淨土保衛戰成果。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。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,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。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。出台碳達峰行動方案。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。
就今年的發展目標表示:持續改善生態環境,推動綠色低碳發展。加強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,處理好發展和減排關係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能耗強度目標在“十四五”規劃期內統籌考核,並留有適當彈性,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。
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。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。推動能源革命,確保能源供應,立足資源禀賦,堅持先立後破、通盤謀劃,推進能源低碳轉型。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有序減量替代,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、靈活性改造、供熱改造。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,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。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,建設綠色製造和服務體系,推進鋼鐵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。堅決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。推動能耗“雙控”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轉變,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,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。
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“十四五”規劃,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。建設重點水利工程、綜合立體交通網、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,加快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,完善防洪排澇設施,繼續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。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。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,加大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。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,做好用地、用能等要素保障,對國家重大項目要實行能耗單列。要優化投資結構,破解投資難題,切實把投資關鍵作用發揮出來。
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強化大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,加大重要河湖、海灣污染整治力度,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。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,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、資源化。完善節能節水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。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,科學開展國土綠化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,保護生物多樣性,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,要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。

2021年成績回顧

  • 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4萬億元,增長8.1%。

  • 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,增長10.7%。

  • 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。

  • 載人航天、火星探測、資源勘探、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。

  • 糧食產量達到1.37萬億斤,創歷史新高。

  • 市場主體總量超過1.5億戶。

  •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.1%。

  • 疫情防控成果持續鞏固。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,疫苗全程接種覆蓋率超過85%。

  • 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。

今年形勢判斷

  • 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,必須爬坡過坎。

  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,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,特別是億萬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、創業創新的巨大潛能、共克時艱的堅定意志,我們還積累了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豐富經驗。

  • 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,必將行穩致遠。

2022年發展目標

  •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.5%左右。

  • 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,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.5%以內。

  •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%左右。

  •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。

  • 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。

  •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。

2022年重點工作

  • 今年赤字率擬按2.8%左右安排、比去年有所下調。

  • 支出規模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。

  • 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.5萬億元、規模近9.8萬億元,增長18%、為多年來最大增幅。

  • 實施全面節約戰略。

  • 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。

  •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,堅持減稅與退稅並舉。

  • 繼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。

  • 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。

  • 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。

  • 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。

  •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。

  • 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。

  • 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。

  • 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力度,將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比例從75%提高到100%。

  • 繼續支持开云app官网源汽車消費。

  • 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。

  • 新建1億畝高標準農田。

  • 開展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整縣試點。

  • 啟動鄉村建設行動。

  • 充分發揮跨境電商作用,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。

  • 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。

  • 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。

  • 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提高30元和5元。

  • 推進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。

  • 實現全國醫保用藥範圍基本統一。

  • 將三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。